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臺南功臣祠與御碑—貫時性的變遷回顧〉, 《臺灣風物》,68卷1期(2018.3),頁21-81。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8.3
  • 文章名稱
    臺南功臣祠與御碑—貫時性的變遷回顧
  • 期刊名稱
    臺灣風物
  • 卷數
    68
  • 期數
    1
  • 頁數
    21-81
  • 關鍵詞
    贔屭、寧南坊、大南門、保安宮、赤崁樓
  • 摘要(提要)
    乾隆年間爆發的林爽文事件,影響臺灣歷史走向甚鉅,並被乾隆皇帝列入其「十全武功」之一。為彰顯其武功,其下令在福建、熱河等地興建標的物,也包括了在臺灣府城及嘉義興建功臣祠與記功碑,以圖作為萬世象徵並作威嚇之用。然歷經風霜,功臣祠頹圮不存,造型特殊的記功碑雖仍聳立於臺南赤崁樓園區內,但形象卻已與過往有異。究其歷程,可知在日本時代及戰後,官方將之多次搬置遷移,以作為搭配觀光及博覽會的妝點古物。另在民間傳說中,則將原先落海,後在20 世紀初期打撈出海的記功碑贔屭碑座化身為「白蓮聖母」之軼聞,並引伸出文學創作,顯示民間自發性對於彰顯文物的重新詮釋。從建成迄今,時間已經超過兩百年,原屬彰顯帝王武功之物,現已是歷史古物及文化地景。其建設初始固然為官方甚所重視之場所,但卻非庶民所關注者,加以期間歷經多個政權的操作,轉化成為承載臺灣及臺南歷史的文化地景。過往研究論者頗眾,但仍缺乏一個貫時性的長期觀察以凸顯各時期的多樣變貌。加之近年史料問世更為完整,本文遂藉由長時期的觀察,期對此一歷程有較完整的分析。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