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劉世珣,〈清代宮廷藥物:物質、制度與政治網絡〉,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09)。

  • 作者
  • 出版年份(畢業年份)
    109
  • 文章名稱
    清代宮廷藥物:物質、制度與政治網絡
  • 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
  • 出版地(學校所在城市)
    臺北
  • 出版者(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 關鍵詞
    清宮醫藥、御藥房、德里鴉噶藥、錠子藥、醫療政治
  • 摘要(提要)
    滿洲人入關以後,面對明、清新舊政權嬗替的局面,為使國家機器得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運作,以發揮統治效力,清朝部分沿襲明代典章制度。惟不僅在政治制度上如此,醫藥制度亦面臨類似的情況。本文的宗旨之一即在於探討清宮製藥核心──御藥房如何承襲明朝舊有制度,且如何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來調整或進行改革,進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再者,皇帝是政治權力的中心,在醫藥機構穩定運作之後,藥物成了皇帝手中可運用的資源,在此情況下,用以醫治疾病的藥物,如何轉換成為政治權力的工具,此乃本文的宗旨之二。在深入探究之後,本文認為政治局勢對醫藥機構和制度發展的影響、清廷對藥物來源的涉入,以及皇帝對藥物運用的控制和操作,一同構築了清宮醫藥的權力和政治運作網絡;有時,王公大臣、宮廷醫者、外國使節、耶穌會士、民間藥商,以及不同民族、相異語言文化之醫藥知識和醫學文本亦參與其中,一齊形塑出清代宮廷醫藥錯綜複雜且動態的結構。本文向讀者展示了清宮之中人與物、藥物與政治網絡之間繁複的互動關係。原來用以治病的藥物進入宮廷場域之後,透過相關制度,轉化成為權力的工具,在政治網絡中靈活運作。統治者透過醫藥來達到統御之目的,藥物因而落入政治的支配範圍或操控的運作手段,變成政治統御的工具,進而成為統治體制的一環。

最後更新日期:2021-04-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