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面對「內地種」:1920年代米種更替下臺灣文化協會成員的態度與應對〉, 許雪姬主編,《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3.2),頁469-517。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23.2
  • 著作名稱
    面對「內地種」:1920年代米種更替下臺灣文化協會成員的態度與應對
  • 專書或論文集名稱
    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
  • 出版地
    臺北
  •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專書或論文集主編
    許雪姬主編
  • 頁數
    469-517
  • 關鍵詞
    蓬萊米、在來種、米種改良、租佃重議、競作會、正米市場
  • 摘要(提要)
    臺灣文化協會活躍時期,社會政經最大的衝擊轉變之一,莫過於「蓬萊米」的出現及普及。從相關成員的私文書及《臺灣民報》的報導中,亦可見因稻種轉變所帶來的政經變化紀錄及心境論述。如書寫稱呼逐步從內地種,轉稱為蓬萊米或蓬萊種,並出現相對應、原由日本農事單位使用的在來米、本島種等用詞,可觀慣行用語的更迭與新語彙的輪替。而租穀分配及市場價格的關心,則體現了稻作經濟實務上於產能、市場價格、經營模式等種種環節中,如何適當選擇調配在來米與內地種米,成為地主與農民必須面對的複雜課題。而在國家米穀政策影響下,蓬萊米的生產與出口被安排或限制,皆不免對臺灣經濟與文化協會相關成員帶來影響,連帶引發了米穀統制反發運動。而少見口感的記錄,正顯示著臺人餐桌食用蓬萊米的遲滯。固然文化協會相關成員非是田間稻農,但相對官方農事指導單位的改良進步論述,部分書寫仍透露出民間生產實務景況與抗拮歷程。
  • 檔案下載

最後更新日期:2023-03-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