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回列表
北宋 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二世紀早期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加入我的收藏
統一編號
故瓷17856
品名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朝代
北宋 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二世紀早期
尺寸
全高22.4公分;口徑4.4公分;底徑8.6公分
類別
陶瓷
材質
瓷器
古物分級
國寶

簡介

圓口微侈,加嵌銅釦,細長頸,斜肩,筒狀碩腹,平底無足。胎體較薄,全器滿釉支燒,呈色天青,釉薄處微現粉色光澤,積釉處出現冰裂紋。底周排佈五枚支釘,面刻乾隆皇帝〈詠汝窯瓶〉御製詩,詩文內容為:「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而舊鐵餘釘。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詩末署「乾隆戊戌仲夏御題」款識(乾隆四十三年:1778),並鈐「古香」、「太璞」兩印。關於「奉華」兩字的涵意,乾隆皇帝在詩注曾經說明如下:「內府有汝窯盤,底鐫奉華二字,考奉華乃宋高宗劉貴妃之號。妃善畫,每用奉華印,此瓶釉色製法與盤無異,亦刻奉華二字」,由此可知,經過考證,「奉華」指南宋劉貴妃,帶「奉華」刻銘的作品, 很可能正是南宋皇室的收藏品。至於此件作品的「奉華」款,從詩注「亦刻奉華二字」,有人以為後刻於乾隆朝。 對照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出土物,以及此件作品口緣經過磨平的跡象,能夠從中還原原來亦具盤口的特徵。同時藉由內蒙古遼陳國公主墓、天津獨樂寺塔基出土的伊斯蘭玻璃器,也可進一步追溯出紙槌瓶形制的來源及其演變成為中國瓷器經典器形的經過。北宋以後,紙槌瓶的底部逐漸出現變化,除少數仍然維持平底器式外,亦有如同南宋官窯和張公巷窯加上圈足的例證;相對於此,韓國高麗青瓷所見平底器形,及其以硅石墊隔的滿釉支燒工藝,反映出高麗青瓷深受汝窯影響的面向。

相關資源

展覽資訊

禮品推薦

前往故宮精品商城
上一頁 下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