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覽概述

  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特殊的藝術形式,除了運用在日常書寫中,長久以來也發展出完整而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有關書法的發展歷程與審美品評,始終是受到關注的課題,本展特別選出不同時期的篆書來介紹風格流變與欣賞角度。

  歷代篆書琳瑯滿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書、簡帛書、璽印文、錢幣文、石刻文字等,可簡單區分為大、小篆,秦統一文字之前通稱大篆。隸書在秦漢之際發展成熟,成為通行書體,自此篆書退出書寫主流,成為特殊的裝飾文字,南北朝以後又發展出楷書與行書。直到清代,三代秦漢古文字陸續出土,加上務實學風的影響,書家重新探索古代筆法,終於在篆書寫作上開創新局。

  儘管古老的篆書很早就脫離日常使用脈絡,卻能以其高度的藝術性延續生命。篆書筆法雖然簡單,線條起伏變化也較小,其結構卻極富變化性,從方正、寬扁到不規則形都能加以安排,很容易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媒材上。唐代書論家孫過庭(約647-約690)曾說:「篆尚婉而通」,明確指出篆書賞鑑的重要參考標準。篆書要達到婉而通的境界,除了線條的流暢與質感,還需配合篆法的空間安排,才能展現出各種不同的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