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風和暢—摺扇集萃特展,展出時間 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9月25日,陳列室 208、212
:::

展覽概述

明清摺扇盛行,一改宋元流行紈扇風氣。摺扇源自日本,宋元時期雖有少量流入,未成風尚。明初洪武年間,日本朝貢使節進貢日本扇,太祖朱元璋(1328-1398)並以賜予群臣。永樂年間成祖朱棣(1360-1424)喜愛摺扇卷舒之便,命工仿之;臣子們於端午時節獲賜翰林名公書寫格言的扇面,如沐仁風。宣宗朱瞻基(1399-1435)除沿襲宮廷端午賜扇傳統,更於扇面親灑宸翰。有明一朝,官員持扇、寫扇風氣隨宮廷賜扇活動日漸盛行。

摺扇具上寬下窄的優美弧形平面,明代中葉起漸受書畫家青睞,成為獨特藝術表現形式。揮灑酬贈蔚然成風,沈周(1427-1509)、祝允明(1461-1527)、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等吳派名家,皆有精彩書畫扇傳世。不少職業畫家亦妙筆丹青,時見技藝精湛的摺扇佳作。清代自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雅好揮毫,書法摺扇遂為賜贈群臣的朝廷雅物。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在位期間,除君臣翰墨,作品豐富,更積極整理宮中舊扇,發送蘇州織造修護,甚至配裱新作。有清一朝,摺扇作為士民共賞的藝術文化,繪寫吉祥寓意的扇面深受歡迎,而碑學興起後,在摺扇書寫殘碑識語的表現手法,亦令人耳目一新。

本院收藏摺扇質量均美,展覽特別規劃「摺扇與宮廷的交會」、「揮灑酬贈」、「懷袖悅目」、「君臣翰墨」、「雅俗共賞」等單元,遴選成扇及扇冊共三十八件,藉以呈現摺扇藝術的發展。